用艺术播种希望,用调研丈量土地。2025年7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湖韵匠心,筑梦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为教学和调研两组,继续在国兴村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社会实践,为乡村注入一份温柔坚实的青春能量。

在国兴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一间教室悄然化为艺术的摇篮。付雅婷同学带领孩子们开启了线描课的奇妙旅程。她以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在纸上用线条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根根墨线,在稚嫩却坚定的手中,变成了猫、房子、太阳和梦想。
下午扎染课堂则由杜佳欣同学主持。寓教于乐,在阳光与染料的映衬下,孩子们在折叠、捆扎、浸染的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一方方白布在他们的巧手中染上了生命的色彩,那些星星点点的图案,是童心与自然的共鸣,也是乡村孩子艺术想象力的绽放。
团队另一组成员则走进三岔湖高级中学与三岔镇街道,围绕当地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展开了深入调研。他们详细了解了学校美术、音乐、体育课程的开设频率与内容构成,记录各类文艺活动的开展形式,并与教师展开交流,探讨城乡美育资源分布差异与优化空间。


在街头巷尾,队员们与当地居民交谈,听取他们对于美育的认知与需求。这不仅为团队后续公益课程的优化提供一手资料,也为未来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美育生态提供了现实样本。 同时,团队也对当地可食地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研,涵盖其总体面积、功能分区及作物种类等内容,为后续设计与规划提供了详实依据。
今天,艺术教育、田野调查两线并进。每一位队员都于实践中成长,于田野间收获。我们相信,每一笔线条、每一滴染料、每一次交流,都是大家迈向建设美丽乡村美好愿景的坚定步伐。
作者:莫霞、张欣悦 摄影:莫霞、张欣悦 审核:罗玉琴 终审:袁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