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古艺新生: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尚美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作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项目,本次研修班由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与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联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执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杨必树,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院长陈佑松教授,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刘海燕,美院非遗与文创教研室郑姣教授,王墨兰副教授,耿兆辉副教授,吴朋波主任等学员、师生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伍妍教授主持。
图1 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开班仪式领导、学员合影
研培班秉持“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研培原则,承担20名非遗传承人培训任务,研培时间从10月22日到11月19日。研培项目围绕提花瓷胎竹编文化政策解读、传统工艺理论、创新设计拓展三大教学模块展开,分为专题讲座、理论课程、拓展课程和考察课程四个方面。通过“讲座引导+演示传授+研讨交流+实地采风+创作辅导”等教学手段,构建多元立体的提花瓷胎竹编文化与创新课程体系。同时,本次研培班围绕提花竹编技术进行口述史访谈、梳理提花瓷胎竹编的非遗文化内涵、提炼典型视觉符号与器物造型、实施提花瓷胎竹编技艺方法,实现传统竹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2 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开班仪式现场
开班仪式伊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杨必树发表致辞,他讲道:本次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聚焦的是提花瓷胎竹编与品牌塑造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着力培养精通提花瓷胎竹编品牌。同时,希望四川师范大学在后续的安排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突出专业优势,科学设置课程,同时加强对学员的跟踪回访和持续帮扶,确保培训工作实效。诚邀四川师范大学持续关心支持参与非遗,加强非遗方向学科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平台搭建、非遗宣传等为四川非遗保护作出贡献,相信在四川师范大学引领下,本次研修获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其次,他对参训学员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学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他预祝本次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
图3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杨必树致辞
随后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敏致辞,她向我们介绍了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职能职责以及近些年项目开展情况,包括书籍出版编撰、民艺策展、造物工坊等相关活动。其次,她提到非遗手工艺的作品转化和版权保护等相关问题。最后,她欢迎广大师生和非遗传承人以非遗技艺加入到公益活动,为实现社会发展赋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以及文化自信心。
图4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敏致辞
紧接着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院长陈佑松致辞,他首先介绍了学校艺术学以及艺术研究院的相关情况。他表示,这次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的开展是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和美术学院长期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他相信以此次培训为重要契机,继续推进艺术研究院和美术学院的合作,交出一份非遗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川师答卷”。
图5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院长陈佑松致辞
之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致辞,他向大家介绍了提花瓷胎竹编的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成就。他表示将提花瓷胎竹编技艺向社会竹编手艺从业者进行传授,以此提升手艺人经营水平、经营能力和创作水平,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是促进竹编手工艺品更具时代特征、焕发新活力的重要路径。最后,他代表广大从业人员感谢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人社厅、四川师范大学对国家非遗文化传承的支持和对广大非遗从业人员的关心。他表示作为参与单位将带领团队积极认真教学,让竹编这朵古老的东方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灿烂夺目!
图6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致辞
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党总支书记文林代表参训学员致辞,他感谢各组织单位能够给予宝贵的学习机会。他认为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对于乡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拓宽学员知识视野,提升专业学员工艺技术,推动提振农村产业经济。最后,他表示将全身心投入本次研修班学习,并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学到的知识经验、技法技能、营销模式等带回家乡进行推广,进而助推家乡竹文化产业发展。
图7 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党总支书记文林致辞
最后学院刘传军院长从学院办学历史、办学层次、专业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他从非遗研究与转化、非遗策展与推广、非遗美育与研培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学院在非遗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后,他提出举办提花瓷胎竹编研修班项目、培养更多优秀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对于解决传统非遗技艺面对传承和形式创新不足等“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他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发扬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珍惜学习交流机会,营造团结、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竹艺文化。他祝愿此次培训任务圆满完成,祝福各位参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生活愉快、学有所成。
图8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刘传军院长讲话
开班仪式后,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敏女士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解读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题讲座,她对非遗概念、非遗相关法律法规诞生与应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提出非遗的基本特征在于独特性、脆弱性、活态性、传承性。同时,她对非遗知识产权的具体规则、知识产权定义、知识产权分类进行了释意。她的讲座提升了学员们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启发了学员们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为手工艺创作版权保驾护航。
图9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敏专题讲座
下午2:00,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先生以《提花瓷胎竹编技艺解读》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他从竹编起源、竹编与织造业的关系、锦缎织造技术对竹编编织技术的影响、提花瓷胎竹编四个方面对蜀作竹艺文化进行了溯源和阐释。然后,他通过展示提花瓷胎竹编作品,分析竹编技法、创作观念与造物风格,为后续提花瓷胎竹编技艺实践创作奠定基础。最后他期望在提花瓷胎竹编技艺学习过程中参训学员可以学有所成,鼓励大家发挥意志力、想象力、创造力来实现传统竹艺文化的当代复兴。讲座最后,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为其颁发客座教授荣誉聘书,期待刘氏竹编与学院在更广的维度开展多元学术合作。
图10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专题讲座
图11 颁发荣誉聘书
随后,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刘院长结合提花瓷胎竹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他号召全体学员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矢志用新时代先进文化引领方向、传递思想、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艺和力量。随后,他鼓励各位学员秉持开放性的视野,大胆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在竹编技艺、器物造型、装饰技法等纬度进行大胆创新,以此推动蜀作竹艺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图12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专题讲座
项目负责人:刘传军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院长
学术支持:李俊涛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副院长
伍 妍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 副院长
郑 姣 四川师范大学 教授
项目统筹:吴朋波 四川师范大学 副教授
项目协调:文子悦 申 悦 魏佳芬 杨佳欣
媒体宣传:何思静 晏 妮 钟 雪 张友情
视觉设计:程铁男 唐弋迦
撰稿:程铁男
摄影:晏 妮
初审:吴朋波
复审:李俊涛
终审:刘传军
编辑:xxn
© All Right Reserved.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7007029号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028-84682030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