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下午7:00,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在尚美楼学术报告厅组织举办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表现——以古今代表性水墨人物画家为例”的研究生导师系列讲座,主讲人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宋俊辰副教授,学院全体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收听讲座。

宋俊辰老师系民革成都市委会川师支部副主委,成都市民革中山书画院副秘书长,四川省民革中山画院理事,蜀都书画院理事,四川省统战部“四川同心•专家服务团”专家,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4-2012年先后担任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助理、中国画系主任、美术培训部主任。2017年-2019年挂任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副处长。主要研究中国画、书法、美术教育等方向。
此次讲座的探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笔墨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绘画语言,第二,造型是艺术家从客观存在抽离出来的元素并经过意象观察而来的,两者共同构成水墨人物画的根本。宋老师以时间线的顺序讲述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历程,自五代至现代,对每个时代不同的绘画风格与代表人物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他指出,就造型来讲,中国绘画的精神以传统哲学中的儒、道、释为思想根基,符合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因此将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深化为“意象造型”是最为贴切的表述,以或者说“意象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情感特质的表现载体,他先以石恪、梁楷、颜辉等的人物画作品举例,阐述了中古时期中国人物绘画中蕴含的意义;接着对近古时期的清初四僧、任伯年的人物画加以论证;再以近代五四运动以来“西化改良中国绘”的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和周思聪等画家进行了风格和造型方法的分析。
作为水墨人物画的实践者和教学者,宋老师多年来一直关注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形式研究,并且通过研究进一步梳理水墨人物画从传统到当代的发展变化。通过概述古代代表性水墨人物画家及作品,赏析作品,分析其绘画风格及形式特点,再以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为分水岭,阐述以徐悲鸿、蒋兆和、周思聪为代表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作品风格,延申并解析了二十世纪“八五思潮”后以田黎明、周京新、刘庆和等为代表的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家艺术风格。
最后,宋老师鼓励同学们就本次讲座中的内容发表感受与感想,并表达了对未来国画创作及技法创新的愿景。
编辑:x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