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湖韵匠心,筑梦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国兴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时间:2025-07-06 10:08:4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查看:23

2025年7月6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湖韵匠心,筑梦乡村”三下乡团队在2022级辅导员老师彭渲媛以及2023级辅导员石丽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国兴村,开展以乡村振兴与美育传播为主题的实地调研与乡村美育活动。

实践团队于尚美楼集结,统一乘车出发抵达三岔街道。为扩大公益课堂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团队成员分组出发、入户宣传,并协助有意愿报名的家庭进行登记,获得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响应。随后,全体成员前往成都东部新区规划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了解了东部新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背景,切实感受到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建设的高度重视。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学子,应当积极响应时代号召,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在国家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接着,团队一行前往国兴村开展实地调研,全面考察了村庄的整体风貌,重点了解当地建筑特色、文化习俗和村民日常生活。为后续公益课堂的开展积累了详实的一手资料,确保活动能够更贴合村民实际需求,真正融入乡村生活。团队还考察了村内“睦邻友好•可食地景”社区公共空间,该区域融合了菜园与公园的理念,是一个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公共空间,展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生活气息。

在实地走访中,团队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整个地景区域的道路较为简陋,通行不便,缺乏系统性的路径引导;整体景观设计较为杂乱,美观性不强,缺乏统一的视觉风格;部分区域存在大量林地未加利用,导致空间利用率偏低。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团队尝试进行了后期示范性设计构思,如对地景区域的整体logo形象进行虚拟构思设计,期望未来能以更清晰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合理的空间规划,提升该地景项目的使用效率与文化传播力,为乡村公共空间美学改造提供可行思路与参考。

回顾今天的行程,从公益课堂的入户宣传,到东部新区规划馆的参观学习,再到国兴村的乡风勘察与“可食地景”调研,每一项工作都紧凑而充实。大家在亲身实践中不仅了解了乡村发展的真实面貌,也切实体会到艺术介入乡村的重要意义,更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团队将继续发扬川师精神,用艺术和行动服务乡村。

作者:莫霞、张欣悦   摄影:莫霞、张欣悦   审核:罗玉琴   终审:袁耀林